碳化硅陶瓷结构件
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
标题1.jpg


碳化硅陶瓷是一种以碳化硅(SiC)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陶瓷材料,具有高硬度(莫氏硬度约9.5)、优异的高温稳定性(可长期使用于1600℃以上环境)、低热膨胀系数、高热导率(约120-200 W/m·K)以及出色的耐化学腐蚀和抗磨损性能。其制备工艺包括反应烧结、无压烧结、热压烧结等方法,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制成致密或多孔结构。碳化硅陶瓷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功率器件衬底、高温窑炉部件、机械密封环、防弹装甲、航空航天热防护系统等领域,尤其在新能源、电子电力等高端产业中,因其耐高温、耐高压和高热导特性,成为替代传统材料的关键选择。

碳化硅陶瓷的·综合性能在极端环境下表现尤为突出:

物理性能
碳化硅陶瓷硬度极高(莫氏硬度9.5,显微硬度2200-3000 HV),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,耐磨性远超传统金属;其热导率可达120-200 W/(m·K),接近铝合金,且热膨胀系数低(4×10⁻⁶/K),在高温骤变环境下抗热震性优异,可耐受1600℃以上长期使用,短时极限温度达2200℃。

化学性能
在强酸(浓硫酸、氢氟酸除外)、强碱及熔融金属(如铝、铜)中表现出卓越的耐腐蚀性,高温氧化环境下表面生成致密SiO₂保护层,抗氧化温度可达1700℃以上,化学稳定性优于氧化铝和氮化硅陶瓷。

电学与机械性能
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,其宽带隙(3.26 eV)、高击穿场强(3 MV/cm)及高电子迁移率(900 cm²/(V·s))使其在高压、高频、高温电子器件(如电动汽车逆变器)中显著降低能耗;机械性能上,抗弯强度300-600 MPa,弹性模量高达400-450 GPa,密度仅为3.1-3.3 g/cm³,兼具轻量化与高刚性,且抗蠕变能力突出,在1600℃下仍保持高强度。

应用特性
在航空航天热防护、核反应堆包壳、高精度轴承及超硬磨具等领域不可替代,被誉为“极端工况材料之王”。


碳化硅表格.jpg


底部2-3.jpg

加工精度
0.01mm
粗糙度
Ra0.5
孔径精度
0.01mm
孔深精度
0.005mm
同心度
0.003mm
平行度
0.002mm
最小槽宽
0.2mm
圆柱度
0.004mm
内螺纹
M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