氮化铝陶瓷是以氮化铝为主晶相的六方晶系陶瓷材料,具有高热导率,实际应用约70-230 W/(m·K)),是氧化铝陶瓷的5-10倍,且热膨胀系数与硅、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高度匹配,可显著降低热应力。其兼具优异的电绝缘性、耐高温性(及机械强度 ,同时耐熔融金属侵蚀且无毒,可替代有毒的氧化铍。主要应用于高功率电子器件散热基板、集成电路封装、LED照明、航空航天高温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,是现代半导体、5G通信和新能源技术的核心材料之一。
精密加工后的氮化铝陶瓷凭借其优化后的表面质量和结构特性,展现出以下核心性能优势:
超高导热性 加工后表面缺陷显著减少,热导率可达170-230 W/(m·K)(理论值320 W/(m·K)),接近单晶材料性能,是氧化铝的5-10倍。其高热导源于强共价键和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,适用于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散热基板
低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为4.5-6.5×10⁻⁶/℃,与硅(3.5-4×10⁻⁶/℃)及砷化镓(GaAs)高度匹配,可大幅降低热应力引发的器件开裂风险,常用于半导体封装和高频通信基板。
优异的电绝缘性 电阻率达10¹³-10¹⁴ Ω·cm,击穿电场强度1.2-1.8×10⁶ V/cm,介电常数低(8.8-8.9),介电损耗小((3-10)×10⁻⁴),适合高频、高功率电子器件的绝缘基板和封装材料
高机械强度与耐磨性 抗弯强度300-350 MPa,维氏硬度约1000 HV,杨氏模量308-343 GPa,高于氧化铝和氮化硅,且高温下强度衰减小于20%,适用于航空航天高温部件及耐磨结构件
耐高温与化学稳定性 分解温度高达2260℃,抗氧化温度700-800℃,可长期耐受熔融铝、铜等金属侵蚀,在半导体制造和高温炉部件中表现突出。
这些性能使其在5G通信、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、高功率激光器及航天器热控系统中成为关键材料。